教学目的:
㈠知识和技能。
了解到在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方面有某种倾向。
2.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以及能源消费趋势。
3.了解理想未来能源的特点。
㈡程序和方法。
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辩证地看待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能源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中的重难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方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在使用能量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那么能源危机还会发生吗?由于能量在转换和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方向性,能量被转换或转移之后,就不能自动地再转换或转移到原始形态或原始对象,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认识到世界和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和探索各种新能源。因此了解世界能源现状和我国能源现状是本节的重点。
要点:了解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
难题:了解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方向。
第三,教学策略。
追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转化过程中的总量保持不变,提出问题时为何还会出现能源危机,使学生产生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能量转化方向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指向性,例如,汽车散失的热量不能收集,虽然能量守恒,但散失的能量不能再利用。介绍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图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环保,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展现我国和世界近几年消耗能源的结构和数量,认识到地球上储存的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需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来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前期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新能源应具有哪些特征。
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
实体投射,多媒体课件一体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