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概念课教学不同,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身为物理教师,在教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地演示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针对二十年来教学实验经验的积累,本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供大家参考。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物理实验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看。
我们所说的“看”即“看懂”,是所有实验的第一步,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择,使用方法,仪器的使用范围,仪器的精度,等等,都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如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量筒、电流表、电压表、滑变阻器、电能表等基本仪器的使用。
2.调整。
也就是“调整或调节”,它是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局部需要“调整”的实验仪器,要注意如何正确“调整”。举例来说,弹簧测力计,盘秤,杠杆,体温计,安培计,电压表都需要在使用时仔细调节。
第三章设置
我们所说的“设置”,就是“设计”,就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思考合理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储备,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设备的实际情况。实验设计合理,还应考虑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例如对决定滑动摩擦系数的试验设计,对电阻的试验设计,对浮力的试验等。
第四,做。
"做",也就是做实验,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种仪器都有其使用规范和要求,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其使用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尤其在进行危险实验或有损伤实验时,应首先经过教师的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意外。例如相关表的使用,安全用电试验,水的沸腾试验,托里拆利试验等。
第五,记住
也就是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包括:读取姿势(例:标尺数值读取时,眼睛应该是水平的,或者垂直的);读取方法(读取分度值的下一位)和精确记录(数字和单位应该是精确的)。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经常光记得做实验,认为做实验很有趣,很有趣,只做了一件事,这时往往忘记记录数据,这个习惯相当不好,给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带来了不少麻烦,影响到课堂效率,甚至影响到实验的结论。
六合彩。
和谐就是要有合作精神。也就是说,实验结束后要注意与他人或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合作,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改正。具有与人合作的主动性,敢于怀疑他人,也敢于放弃并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对结果的探索欲望。这个步骤在每个实验中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今天的新课改中,它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
第七节分析。
由于操作人员不同、实验设备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记录的数据可能会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差异。要及时总结,及时分析。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做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应该帮助学生指出,这并非实验错误的原因,而是摩擦力的存在所致,要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理想值,就应该想办法,减少摩擦力。
8,原理。
适当地选择实验设备,正确地操作实验过程,准确地读取、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全结束。对实验器材进行分类、整理,是对各种实验的一项扫尾工作,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它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习惯和自觉的科学态度。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今天,实验教学既要体现其规范性、严肃性,又要体现其创造性、民主性、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但作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师,只有重视了这几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对实验及其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它可以使教师教学轻松,也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