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智业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网
唯一热线:025-58601833

从高考真题与教材的“冲突”论教师教学中的基本修为

责任编辑:  录入时间:2022-7-26  阅读次数:634

从高考真题与教材的“冲突”论教师教学中的基本修为

智业天成  政治研究员  蒋智英

一、高考真题与教材的“冲突”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的第23题是这样一道选择题: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①是入选项。

看到此题后,有些教师不淡定了:“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入选的话,那这高考真题不是和教材冲突了吗?老教材人教版上的原话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新教材统编版教材上的原话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按照这两版教材原话,①选项入选,应表述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属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成为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这些教师的基本错误有两点。一是对“前提”这个词语的基本语义没有从逻辑学的角度进行深刻把握,没有深刻理解“前提”是多种多样的,没有认识到“前提”是不具有唯一性的。二是生搬教材,错误地认为教材原话具有排他性,错误地认为教材表述的对象是只此无他的。

这足可以看出有些教师不肯花心思研究教材、研究高考真题。因为此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高考真题。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的第23题: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此题选项是B项,①是入选项。此题出来后,一些教师也提出了疑问:“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入选项,那与教材原话“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冲突不冲突?后来有人改编“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入选项,那这样的改编与教材是不是冲突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深刻理解这些都不冲突。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修为

教师要避免出现上面的“不淡定”和“疑问”,在教学中应具备下列基本修为:

1.“两研究”,研究精神——识得庐山真面目

“两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高考真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研究精神,把“两研究”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多研究教材和高考真题,对教材和高考真题进行仔细、认真的探究和推敲,深刻把握教材观点,尤其要辨明教材观点是否具有排他性。

2.多迁移,变换观点能力——横看成岭侧成峰

多迁移,即要有由此及彼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变换观点能力,在深刻把握词语基本语义的前提下,变换教材观点中的对象,变换教材观点中描述的关键词,推敲变换后的观点是否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