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化学试卷命题规律探究及命题启示
化学研究员 袁吉明
一、23新高考化学试卷命题规律之一
23新高考试卷分为两类,一类为选择题+四道填空题;另一类为选择题+五道填空题。
1.第一类试卷命题特点如下
(1)选择题数量为14道左右,均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为实验题(或无机综合题)、流程图题(或无机综合题)、有机合成题、反应原理综合题。
(2)采取此类高考模式的省份有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江苏、海南、天津等。(河北、重庆、海南,23真题暂未披露)
(3)采取此类高考模式的省份的化学试卷对应的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省份 题目类型 | 辽宁 | 广东 | 湖南 | 湖北 | 江苏 | 天津 | |||
选择题 | 数量 | 15 | 16 | 14 | 15 | 13 | 12 | ||
突出特点 | 第2、9、4为结构题;第5、6题含有结构选项 | 前10题、后6题每题分别为2分、4分;第2、14题为结构题,第5题含结构选项 | 第2、6、11题为结构题,第10题含结构选项 | 第6、9、11、15题为结构题,第7题含结构选项 | 第5、6、7题为组合选择题;第2、4、5、7为结构题 | 第1、6、11题含有结构选项 | |||
填空题 | 突出特点:有无穿插结构内容 | 实验题(或无机综合)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第3空 | |
流程题(或无机综合) | 无 | 第7、8空 | 第1、7、8空 | 第1、2、7空 | 无 | 第1、2、3、6空 | |||
原理题 | 无 | 第1空 | 无 | 无 | 无 | ||||
有机题 | 结构 | 无 | 第9空 | 无 | 第1空 | 无 | 第7空 | ||
流程设计 | 最后两空 | 最后三空 | 最后一空 | 最后两空 | 最后一空 | 最后一空 |
由上表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选择题中一般有三道结构题,有两道左右选择题选项中涉及结构内容。
②填空题中江苏、辽宁没有穿插结构内容,其他省份一般穿插四空左右结构内容。
③填空题中有机题一般均含有流程设计。
(4)新高考流程设计题的命题模式有三种,分别为湖南、江苏模式,广东、湖北模式,辽宁天津模式。
①湖南、江苏模式------------传统考法,设计方式如图:
②广东、湖北模式---------------设计方式如图:
③辽宁、天津模式-----------------------------------设计方式如图:
2.第二类试卷命题特点如下:
(1)选择题数量一般为14道左右,一般均为单项选择题,一般含有2道左右的结构题;填空题为实验题(或无机综合题)、流程图题(或无机综合题)、结构题、有机合成题、反应原理综合题。
(2)采取此类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山东、福建、浙江、北京等。
(3)采取此类高考模式的省份对应的选择题与填空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省份 题目类型 | 山东 | 福建 (22年试卷) | 浙江 | 北京 | |||
选择题 | 数量 | 15 | 10 | 16 | 15 | ||
突出特点 | 后五道为不定项;第2、7题含结构选项 | 第1、4题含结构选项 | 第2、11为结构题,第8题含结构选项 | 第1、2、10为结构题 | |||
填空题 | 突出特点:有误穿插结构题 | 结构题 | |||||
实验题(或无机综合) | 无 | 无 | 无 | 无 | |||
流程题(或无机综合) | 无 | 无 | 无 | 无 | |||
原理题 | 无 | 无 | 无 | 无 | |||
有机题 | 结构 | 最后一空 | 无 | 无 | 第1空 | ||
流程设计 | 无 | 无 | 第5空 | 无 |
由上表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选择题中有的选项为结构内容,如山东卷、福建卷中均有两道选择题的选项含有结构内容;有的选择题就是结构题,如浙江卷有两道结构题,还有一道选项中含有结构内容,北京卷有三道结构题。
②填空题一般不穿插结构内容。
③填空题中有机题一般不含有流程设计。
二、23新高考化学试卷命题规律之二
1. 选择题命题的主要模式为一道选择题考核一个知识模块,跨模块穿插式命题或拼盘式命题是次要命题模式。
2. 23湖南、湖北、辽宁选择题命题具体情况如下表。
省份 命题特点 | 2023湖南卷 | 2023湖北卷 | 2023辽宁卷 |
单一模块命题 | 第1题(化学与生活和),第2题(化学用语),第3题(实验仪器),第5题(化学反应式),第6题(物质结构、周期律),第7题(实验),第8题(有机机理),第9题(无机流程),第11题(晶体结构),第12题(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第13题(速率与平衡) | 第1题(化学与生活和),第4题(有机物),第5题(化学用语),第6题(物质结构、周期律),第8题(实验),第9题(结构),第10题(电解池),第11题(结构),第12题(有机五),第13题(实验),第14题(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第15题(结构) | 第1题(化学与生活和),第2题(化学用语),第3题(无机物制备),第4题(实验),第7题(电化学),第8题(有机物),第9题(物质结构、周期律),第10题(无机流程),第11题(电化学),第12题(速率平衡),第13题(实验),第14题(结构),第15题(水溶液中离子平衡) |
穿插式或拼盘式命题 | 第4题(拼盘),第10题(氧化还原中穿插结构),第14题(反应机理:拼盘) | 第2题(拼盘),第3题(拼盘),第7题(有机与结构拼盘) | 第5题(拼盘),第6题(有机物中穿插结构) |
由上表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大多数选择题为单模块模式。
②结构常作为穿插内容。
三、命题启示及感悟
1.选择题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特殊的题型:山东卷有不定项类型,广东卷前十道选择题与后六道选择题每题赋分不同,江苏卷有组合型选择题。
(2)各省份选择题数量:有十道的(福建)、十二道的(天津)、十三道的(江苏)、十四道的(湖南)、十五道的(辽宁、湖北、山东、北京)、十六道的(广东、浙江)。
(3)题目尽量以单模块模式为主,覆盖大多考点,以穿插或拼盘模式为辅,考查单模块题目没有考查到的知识点。
(4)不仅要注重题目的科学合理,而且要注重题目的外在美,如同一题目选项之间长度要和谐美观,题目之间要搭配合理。
2.填空题命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考点与选择题尽量不重复。
(2)是否需要在合适的位置穿插结构内容。
(3)有机题设置时是否需要设置流程设计题,若需要,应设计何种类型的。
3.命题时最需要的是那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自我反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