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情境、新史料、新问题
——2021年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真题分析
历史研究员 马海燕
2021年,历史高考命题出现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全国卷——甲卷(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乙卷(适用于安徽、河南、陕西、山西、江西、甘肃、黑龙江、吉林、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还有新高考的省份自主命题。我国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快车道,继山东、北京、天津、海南与首批进行试验的上海、浙江之后,2021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正式进入新高考的行列。2021年全国卷命题总体趋势未变,体现“一体四层四翼”。“一体”即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即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即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研究2021年全国卷的命题思想、命题方式和命题原则,对我们普通的命题试卷的研究员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试卷结构分析
对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分析可知,从试卷的整体结构而言,和传统的结构一样,分为两大部分,客观题(12道选择题:第24-35题,1题4分,共48分);主观题,包括1题必做的综合性材料题,1题开放性的历史小论文题,以及1题选做题,共52分。这与前几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结构模式一样,这也充分体现了高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对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和乙卷的命题特点具体分析。
首先,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历史真题中,都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的特点,大量引用原表格,原数据,原材料。如甲卷选择题第24、26、27、31、32、33题,乙卷的第25题、31题选用的是原始史料,都引用了原文加引号的方式表达;甲卷的第30题、乙卷第25题、31题都运用了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阅读功底和很好的分析与概括能力以及一定情境下的思辨能力。
其次,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历史真题中积极营造历史命题情境,做到了“无情境不命题”“情境无处不在”,充分体现了新情境、新史料、新问题等三新问题。如全国甲卷选择题中的第29题,蔡和森写给陈独秀的信,根据信件中分析西方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中的无产阶级状况以及在西方国家不会发生社会革命的可能性折射出社会革命可能并且中国已经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再如第35题中“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是把问题放置在当时美国社会危机的具体情境之中,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下的思辨能力;如必做题第41题,美英对华贸易政策是第一次见诸在材料题中,属于新史料;同时,如第28题,“由此可知”,设问后缺乏具体导向词,需要学生自己判断问题考察范围,属于新问题。而全国乙卷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选择题第28题,从晚清政府考试制度的废除看书商投资书籍的盈亏问题,可反映出晚清政局变化的迅速;再如第30题“太行山区某一农民要买一头驴”,也是把问题放置在情境之中,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的分析、概括和思辨能力。
再次,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历史真题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考察和历史学科特点的考察。如全国甲卷第41题所使用的三则材料,都选自于史书或是档案资料中;如全国乙卷中的第41题,考察了史学家和史书以及“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这个是在历年历史高考真题中很少见的,也充分说明中学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知道和识记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而是更加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和重视历史学科特色的问题。2021年历史全国乙卷的史料选用,绝大多数都是当事人的言论、信件或叙述,也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材料,如选择题第24、26、27、31、32、33题,占了全部选择题的二分之一,主观题中必做题第42题材料,选做题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也全部是当事人的讲话,需要学生具有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史料的甄别能力要求提高。
三、考点剖析
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具体考点剖析
2021年全国甲卷 | |||||
题号 | 考察内容 | 考察知识点 | 考察范围 | 分值 | |
选择题 | 24 | 春秋时期的礼乐制 |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 中国古代文化史 | 4分 |
25 | 汉代的辟召制度 | 汉代的监察体系 | 中国古代政治史 | 4分 | |
26 | 宋代理学家对婚姻论财的态度 | 宋明理学 | 中国古代文化和经济史 | 4分 | |
27 | 明代科举出身与官威 | 明清政治 | 中国古代政治史 | 4分 | |
28 | 1861年后中外关系 | 晚清政局 | 中国近代政治史 | 4分 | |
29 | 1921年蔡和森论社会革命的信件 | 中国成立的背景 | 中国近代政治史 | 4分 | |
30 |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中国近代经济史 | 4分 | |
31 | 1982年供销社改革后的变化 | 现代中国经济改革 | 中国现代经济史 | 4分 | |
32 | 古代雅典的陪审案例 |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 世界古代政治史 | 4分 | |
33 | 1917年俄国革命者对巴黎公社的评价 | 巴黎公社政权性质 | 世界近代政治史 | 4分 | |
34 | 苏俄内战时期的粮食政策问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世界现代经济史 | 4分 | |
35 | 1930-1931年的美国社会 | 美国经济危机 | 世界现代经济史 | 4分 | |
必考材料题 | 41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贸易政策 | 中国现代经济史 | 25分 |
42 | 明代卫所制度设置密集的地区及原因 | 明代政治制度 | 中国古代政治史 | 12分 | |
选考材料题 | 45 | 北魏孝文帝地方行政改革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中国古代政治史 | 15分 |
46 | 联合国与两伊战争 | 联合国安理会 | 世界现代政治军事史 | 15分 | |
47 |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 | 邓小平 | 中国现代文化史 | 15分 |
2021年全国乙卷 | |||||
题号 | 考察内容 | 考察知识点 | 考察范围 | 分值 | |
选择题 | 24 | 西周采邑制度 | 先秦时期的土地制度 | 中国古代经济史 | 4分 |
25 | 两汉时期部分地区农户数量变化 | 两汉南方经济的发展 | 中国古代经济史 | 4分 | |
26 | 宋代士农工商地位 | 宋代四民社会 | 中国古代社会史 | 4分 | |
27 | 明清时期“善书” | 明清思想文化 | 中国古代文化史 | 4分 | |
28 | 1898年经学和新学书籍销售情况 | 晚清政局的变化 | 中国近代政治史 | 4分 | |
29 | 1934年毛泽东改进工作方式建议 | 毛泽东思想 | 中国近代文化史 | 4分 | |
30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社会变化 | 土地改革和社会变迁 | 中国近代经济史 | 4分 | |
31 | 1950年及其后职工社会出身变化情况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 | 中国现代经济史 | 4分 | |
32 | 欧洲近代海外特许公司 | 早期殖民扩张 | 世界近代经济史 | 4分 | |
33 | 18世纪末法国国民议会 | 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 世界近代政治史 | 4分 | |
34 | 量子力学产生的背景 | 现代科学理论的产生 | 世界现代文化史 | 4分 | |
35 | 美国的纽约画派与政府关系 | 冷战 | 世界现代政治史 | 4分 | |
必考材料题 | 41 | 史学家希罗多德与司马迁 | 历史学科特点 | 史学理论素养 | 25分 |
42 |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与重要会议 |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 中国近代政治史、党史 | 12分 | |
选考材料题 | 45 | 江楚会奏与洋务运动 | 清末新政 | 中国近代政治史 | 15分 |
46 | 越南战争与生化武器 | 越南战争 | 世界现代政治军事史 | 15分 | |
47 | 冯道及人物评价 | 冯道 | 中国古代文化史 | 15分 |
四、总结
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试卷的研发人员而言,在日常的历史原创试题的创编中,一定要注重探索情境类命题和史料的搜集和充分运用。情境是高考考试的载体,通过情境来承载高考历史考点,达到考查的要求和目的;历史学科试题情境也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核心素养与历史人文价值,是决定一份试卷和试卷中试题好坏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平时在创编历史试题时应该利用多种历史情境,通过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制出一份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情境性、历史性、趣味性的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