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智业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网
唯一热线:025-58601833

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下的情境史料题对命题工作的启示 ——以近两年山东高考历史卷为例说明

责任编辑:  录入时间:2024-7-16  阅读次数:109

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下的情境史料题对命题工作的启示

——以近两年山东高考历史卷为例说明

南京智业天成  历史研究员  杨蓉卉

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带来的重大挑战便是学科专业性的增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教师在知识层面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点,在宏观的时空框架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条理清晰、主题明确的历史认知结构;在思维层面,注重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从细微史料洞察宏观时代的历史思维;在实践层面,注重史料教学,通过史料研习培养学生运用学科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除了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即“一核”“四层”“四翼”外,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高考历史命题追求新材料,重视创设和运用试题情境。“试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模式和背景环境,包括与题目内容相关的文化、环境活动等,是实现学科考查目的和要求的载体。”史学科试题情境主要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等四类,是学科前沿和社会生活的融合,具有学科性和专业性特色,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情境对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学以致用,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历史评价的必要依据和重要标准。

 近两年山东高考真题中的情境题

 以山东卷为例,其在新高考以来在情境创设上下足了功夫,“无情境不命题”“情境无处不在”,试题情境多元丰富,从形式上看除文字材料外,表格材料、图片材料也很丰富,不同形式背后又蕴含着课标中划分出的学术情境,如24年山东卷第3题以原始文献创设的学术情景(如图一),学习情境,如第1题以考古史料创设的学习情境(图二)、生活情景等。

图一

1.png 

图二

2.png 

    

  “小切口、 大视野”是山东卷情境创设的特色。如202417题,以《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创设情境,从两位学生对话这种小切口入手,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世界视野里的中国近代史;如18题,以上海经济变迁映射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一座城市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经济走向复兴的历程,这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考查;19题则以非洲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区代表,考查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映射当下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以此引导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拥有博大胸怀,梳理爱国主义和关怀人类命运的观念。23年山东卷第16题为例(如图三),

图三

3.png 

该题考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 1 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 8 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 16 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第 17 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等相关知识;从中层知识结构来看,这些知识统合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 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时空框架下;从深层知识体系来看,该题总体考查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在情境知识层面,该题用档案材料构建了以问题为引领的学科探究情境。该题以结构化的情境勾勒出程元通控告棚民案的来龙去脉,引领学生分析相关过程中包含的人物、事物关系,进而探寻清代的司法运作模式,从宏观层面理解明清社会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关系。

在我看来,这种情境式命题可以称为之:“见微知著”,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以史料研习情境为载体,可从多维度考查学生的总和能力。

  23年山东第19题(如图四)关于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该题可为是当年山东卷的“神来之笔”,以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国际局势的转变以及以美、德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使其在经济以及军事方面传统的优势地位丧失为历史大背景,巧妙地以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场馆设置图为情境,再现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几近垂暮及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觉醒等史实。帝国博览会因综合工业展示、娱乐教化、贸易联系、人种展示等功能,自19 世纪80年代便成为帝国主义宣传的完美典范。因此,以巩固英帝国团结、促进贸易与联系为目标的英帝国博览会在战争结束后迅即提上日程。深刻考查了学生的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材料提炼能力、知识整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学科能力。

  

图四

 4.png 

 

对日常情景史料题命题的启示

  在我们日常命题过程中,存在着对情境构成材料的搜集和组织困难、对历史知识点的挖掘不深、对试题难易程度把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如何突破试题情境编制的“卡脖子”难题,也许研究与模仿高考真题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历史学科试题的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对题干材料的辨别与选择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试题情境问题的设置方式上。对于题干材料的选择,尽量选取原始史料和信史文献,要有历史依据,或者来源于可信的客观事实。在辨别史料真伪时,牢记“孤证不立”的准则,可以采用地上地下史料、文献实物史料相互印证的方法。总而言之,想要遵循科学性的试题情境原则,需要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增强自己的历史信息辨别能力,保证试题情境的材料不出现史实性或逻辑性的错误。

此外,要在同一张考试试卷内编制不同层次的试题情境,同时试题的文字表达要流畅通顺,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保持一致。通常来说,试题情境建构的选择题的题干加设问应当控制在 150 字以内,太少不易完整叙述历史情境材料与问题,太多则会抑制解题者的阅读动力和做题欲望。